劳动关系
-
共享用工模式下的HR合规指南:订单不足时的用工新思路
一、共享用工模式的合规性分析 2023年《关于做好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的通知》明确,在不改变原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可将劳动者安排到其他企业工作。这种新型用工模式具有法律依据,但…
-
单位雇佣临时做饭阿姨必须签合同吗?3个关键点避免用工风险
一、用工性质决定法律义务 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关系时,首先需要判定用工性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68条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属于非全日制用工。 …
-
厨师岗位取消引发劳务纠纷?三步解析赔偿风险与数字化应对方案
一、用工性质认定是赔偿计算前提 1.1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差异 员工退休前未办理社保存在双重风险: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后,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需承担补缴责任。即使员工退休…
-
当员工遭遇健康危机:HR如何用数字化工具妥善处理特殊退休案例
心脏骤停的劳动关系:六年之约遇健康红灯 老张在车间干了二十三年,还有六年就能拿到退休金。但今年体检单上的”冠心病三级”诊断,让这位老师傅的职业生涯被迫按下了…
-
试用期风险管理漏洞如何用HR数字化破局?从员工离职次日受伤案说起
一、案件暴露的用工管理三重风险 劳动关系认定模糊地带 该员工虽未签署离职单,但微信记录构成《电子签名法》认可的证据链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试用期员工提前3日通知即生效 20…
-
劳务外包中用工单位连带责任的边界在哪里?九级工伤案引发的用工风险思考
一、核心争议点:合同性质决定责任归属本案的关键在于《劳务外包合同》的效力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21)民再1号判决要旨,当用工单位对劳动者实施直接管理时,可能被认定为̶…
-
从离职员工公积金争议谈入职约定效力:HR数字化如何规避用工风险
一、五险一金争议背后的法律真相 1.1 公积金缴纳的强制性特征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5条明确规定:”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
-
从企业调岗争议看数字化HR系统的合规管理价值
一、争议案件暴露的传统管理漏洞 2022年某互联网公司因业务调整对员工李某启动单方调岗,在未达成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案件争议核心集…
-
无劳动关系股东担任兼职高管的六大核心管理要点解析
当股东以非劳动关系身份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时,这种特殊的权责关系往往成为企业管理的灰色地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发布的《公司类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涉及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引发的权责…
-
供应商用工风险升级:超市行业如何通过系统化管理规避连带责任
一、事件折射的用工管理盲区 某连锁超市供应商跑路事件中,36名促销员集体讨薪暴露用工管理漏洞。根据《2022年度劳动争议案件大数据报告》,供应商用工纠纷同比增长23.6%,其中连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