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
-
团建受伤,意外险和工伤能否双赔?HR必须掌握的4个处理要点
“团建期间员工摔伤骨折,公司垫付了意外险理赔的2万元,结果员工坚持还要申报工伤。这钱该不该给?会不会构成骗保?”这是某制造企业HR张敏最近遇到的棘手问题。随…
-
高空作业风险下,工伤保险与雇主险如何选配?物业公司必看的成本优化指南
物业公司工程部员工频繁进行2米以上高空作业时,企业既要保障员工权益,又要控制用工风险成本。今年同时配置社保工伤保险和雇主责任险的模式,是否能在明年优化调整?我们将从法律效力、赔付规…
-
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处理全攻略:HR必知的税务与实务要点
在劳动用工管理实践中,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的处理既是HR专业能力的试金石,也是企业用工合规的关键环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认定工伤事故135.6万件,其中涉及停工…
-
工伤认定后三个“一次性赔偿”到底谁买单?HR必懂的5个知识点
一、当公司未主动申报工伤,法律程序如何启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用人单位未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统筹地区社会…
-
工伤后劳动能力鉴定的HR必修课:3个关键问题与合规操作指南
一、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定边界:企业必须掌握的判断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存在明确的触发条件:当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形时,…
-
生产型企业用工风险全解析:四类特殊人员劳动关系认定与工伤责任划分指南
在制造业车间走访时,一位HR负责人指着正在作业的安装团队说:”这批人来自三家不同供应商,还有三名超龄老师傅,每次进场都要反复确认用工协议。”这句话折射出生产…
-
HR必读:轻微工伤处理的合规指南与成本平衡之道
在电子制造车间,新入职的操作工小李不慎被设备划伤手指。医疗费仅需800元,但面对《工伤保险条例》和企业成本压力,HR张经理陷入了两难。这种”千元级”工伤事故…
-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被认定工伤,这5个处理要点HR必须掌握
一位制造业HR负责人最近遇到棘手案例:装配工小张下班途中被货车撞伤,交警判定对方全责。完成工伤认定后,小张家属要求公司按工伤待遇支付工资,但肇事方已赔付误工费。这个看似简单的案例,…
-
工伤补助金支付遇年关?HR这样做既合规又高效!
最近收到一位HR同行的求助:员工12月17日拿到6级伤残鉴定,1月10日提出离职并主张8.5万就业补助金。公司愿意配合办理手续,但想延迟到3月支付,员工却通过律师施压要求年前结清。…
-
企业用工必读:未签合同兼职人员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如何规避风险?
在灵活用工模式普及的今天,超过63%的中小企业存在使用兼职人员的情况。近期某互联网公司因清洁工摔伤被判赔付28万元的案例引发热议,这个每周工作1.5小时、私对私转账的用工关系,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