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HR同行私信轰炸:”员工去年拿50万提成,今年社保基数直接飙到天花板,可他现在月薪才8000块,公司血亏啊!”更绝的是有人想出了”神操作”:把员工劳动关系拆成两家公司,A公司交社保,B公司只交工伤保险。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社保神操作,到底是省钱妙招还是作死行为?
一、社保基数=全年总包/12?这个数学题90%的人算错
先说结论:社保基数=上年度所有货币性收入÷12个月,包括年终奖、提成、补贴!那些想把年终奖单独扣除的HR,建议把计算器砸了重买。
举个例子更直观:
小王2022年每月工资1.5万,年终奖6万,季度奖共3万
实际社保基数=(1.5×12+6+3)÷12=2.25万/月
比很多HR以为的1.5万基数高出50%!
特别是业务岗、销售岗,去年吃香喝辣,今年可能要吃土。但社保缴费可不管这些,只要上年度赚得多,今年就得按高标准缴费,妥妥的”赚得多罚得多”既视感。
二、拆分公司交社保?这波操作比钢丝上蹦迪还刺激
最近江湖流传的”劳动关系拆分大法”:
A公司:发基本工资+交五险一金
B公司:发提成奖金+单独交工伤保险
看起来很美好?实际是埋了三个大地雷:
-
法律雷区:
《劳动合同法》第38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玩拆分公司?劳动仲裁委最喜欢这种送业绩的企业。 -
工伤雷区:
假设员工在B公司工作时受伤,但B公司只交了工伤保险。信不信员工能拿着A公司的劳动合同,要求两家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稽查雷区:
现在税务、社保、公积金数据已经打通,去年某电商公司把200人拆到5个主体,结果大数据直接预警,补缴+罚款够买辆顶配特斯拉。
三、聪明HR都在用的合规省钱指南
与其走钢丝,不如试试这些阳光操作:
1. 薪酬结构变形记
把固定部分变成浮动奖金,但注意!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计入社保基数的项目,建议改成实报实销形式。某制造企业用这招,三年社保成本下降18%。
2. 特殊岗位特殊处理
对高波动岗位,可采用”底薪+延期支付”模式。比如将部分提成转为次年发放,既能平滑收入曲线,又能合理降低社保基数。但要注意员工接受度,别省了社保丢了人心。
3. 善用系统破局
说到这儿必须安利下我们家的利唐i人事系统,三个绝活专治各种社保不服:
– 智能基数测算:自动抓取薪酬数据,提前180天预警基数异常
– 多方案模拟器:输入岗位类型,立即生成3套合规优化方案
– 风险扫描仪:0.5秒检测工资拆分、主体转移等高风险操作
上次某连锁企业用这个系统,10分钟找出23个潜在风险点,人力总监差点给系统磕头。
四、利唐i人事系统的社保管理黑科技
你以为社保管理就是算个数?太天真!我们研发团队蹲点了200家企业后发现,HR真正的痛点是:
– 跨年度数据比对要疯(系统自动生成三年对比曲线)
– 政策变化跟不上趟(内置31省市政策库,每天自动更新)
– 员工咨询轰炸(自动生成个性化社保说明书)
特别是那个”魔镜预测”功能,能根据企业薪酬结构、员工年龄分布、当地政策,预测未来三年社保成本曲线。某互联网公司用这个功能,成功避开了一次集体涨基数的暴击。
五、写在最后
社保合规就像谈恋爱,耍小聪明迟早要翻车。与其天天琢磨怎么钻空子,不如用靠谱的系统做好基本功。记住:省下的每一分钱,都不该是未来仲裁庭上的赔偿金!
利唐i人事HR社区,发布者:hr_qa,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8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