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续签避坑指南:第三次必须签无固定期限?HR必看数字化解决方案

劳动合同续签避坑指南:第三次必须签无固定期限?HR必看数字化解决方案

最近在给企业做合规审计时,发现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某科技公司37%的员工即将面临第三次劳动合同续签,但HR部门还在用Excel手工记录合同期限。更让人捏把汗的是,他们竟然打算统一续签1年期合同。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处理的劳动仲裁案——某企业因第三次续签时操作不当,最终支付了双倍赔偿金。

今天我们就用三个高频问题,结合利唐i人事系统的智能解决方案,带你看懂劳动合同续签的雷区与捷径。


一、第三次续签必须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当员工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企业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 连续工作满10年
2. 已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合同
3. 企业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时已工作满10年且距退休不足10年

但在实操中有个”黄金例外条款”:若员工主动提出签订固定期限合同,企业仍可延续固定期限。某互联网大厂就曾通过利唐i人事系统的电子签约功能,在续签流程中嵌入”期限类型选择”模块,让92%的第三次续签员工自愿选择固定期限合同。

数字化工具的价值点:
– 自动触发续签提醒(提前90天预警)
– 生成带法律条款的续签意向书模板
– 电子签名存证功能保障合规性


二、协商续签固定期限要注意什么?

某制造业企业的惨痛教训:HR与员工口头约定续签3年合同,半年后员工主张无固定期限合同获支持。问题就出在没有书面证据。

必须掌握的3个合规要点:
1. 协商过程要留痕:建议使用利唐i人事电子签约系统的”双录功能”,同步保存协商过程的文字记录和电子签名
2. 期限条款要显眼:合同首页需用加粗字体注明”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固定期限合同”
3. 避免格式合同陷阱:不能批量使用统一模板,需体现个性化协商痕迹

某连锁餐饮企业通过系统智能模板,自动生成带协商条款的合同版本,使劳动纠纷发生率下降60%。


三、员工要求无固定期限怎么办?

这里有个典型案例:某电商公司拒绝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支付N补偿后重新签约。结果员工工作3个月后主张违法解除,最终企业支付2N赔偿。

正确操作应该是:
1. 到期前30天启动利唐i人事系统的”续签决策树”
2. 若协商不成,选择”到期终止”流程自动计算补偿金
3. 重新雇佣需间隔6个月以上(系统自动设置冷冻期)
4. 新合同必须注明”新劳动关系建立”

但要注意:有些地区(如上海)司法实践中,可能将间隔期较短的新签约视为连续用工。这时就需要系统自动调用当地判例数据库进行风险预警。


数字化时代的终极解决方案

传统HR手工管理合同的时代该终结了。某集团公司上线利唐i人事系统后,合同管理效率提升300%,实现:
– 自动续签预警(提前90/60/30天三级提醒)
– 智能条款比对(自动标红风险条款)
– 电子证据链(从协商记录到签章的全流程存证)
– 大数据风控(对接各地司法判例数据库)

更厉害的是”期限计算器”功能:输入员工入职日期,自动生成所有可能的续签方案及法律风险评估,连新入职的HR都能秒变专家。


最后划重点
劳动合同管理不是简单的文书工作,而是法律风险、员工关系、企业成本的综合博弈。在数字化时代,用智能系统做好三件事:
1. 把法律条文转化为系统规则
2. 把人工操作升级为自动流程
3. 把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预防

毕竟,与其在劳动仲裁庭上背诵法条,不如让系统提前帮你把风险拦在门外。

利唐i人事HR社区,发布者:hr_qa,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80746.htm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