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EHR管理软件按人数计费的计算逻辑与关键问题解析
一、按人数计费的基本计算逻辑
当前主流的EHR系统按人数计费模式通常遵循以下公式:
年度总费用 = 单价(元/人/月) × 员工基数 × 12 × 折扣系数
其中:
– 单价由软件功能模块范围决定(如仅使用基础人事模块或叠加绩效、培训等先进模块)
– 员工基数多数厂商按企业员工总数的峰值或平均值计算(需注意统计口径,后文详述)
– 折扣系数通常与企业采购规模挂钩(例如500人以上企业可享8-9折)
案例参考:某制造企业2024年使用某国产EHR系统时,基础模块单价18元/人/月,按全年平均员工数800人计算,年费为18×800×12×0.9=155,520元。
二、员工数量的定义与统计范围
2025年行业对”员工数量”的界定呈现精细化趋势,需重点关注三类场景:
人员类型 | 常见统计规则 | 利唐i人事解决方案 |
---|---|---|
全职在岗员工 | 100%计入基数 | 支持按劳动合同类型自动分类统计 |
兼职/实习生 | 按工时比例折算(如50%工时计0.5人) | 对接考勤数据实现动态折算 |
外包/劳务派遣 | 通常不计入 | 独立设置外包人员专用模块 |
特别提醒:部分厂商采用”活跃用户数”统计(即实际使用系统的账号数量),较传统按在册人数计算可节省15-30%成本。
三、临时工或兼职人员的计费方式
针对季节性用工波动,2025年主流方案提供两种选择:
1. 峰值计费法:按用工高峰期的总人数计算(适合人员流动率<20%的企业)
2. 动态调整法:每月上传在职人员名单,系统自动生成当月费用(需支付5-8%的服务浮动费)
典型案例:某零售企业采用利唐i人事系统后,通过”淡季冻结账号+旺季按需激活”模式,在2024年双十一期间临时增加300名促销员账号,仅产生当月增量费用,较传统年费模式节约2.7万元。
四、不同模块使用对计费的影响
模块叠加费用呈现两级分化趋势:
模块类型 | 计费规则(2025年市场调研数据) |
---|---|
基础人事模块 | 通常包含在按人数计费基准价内 |
先进分析模块 | 加收15-25%单价(如人才发展看板) |
定制开发功能 | 按项目单独报价 |
优化建议:利唐i人事的一体化架构设计,使得绩效管理与培训模块可直接调用基础人事数据,避免多数厂商存在的模块叠加收费问题。
五、人数变化时的费用调整机制
2025年行业普遍采用”弹性带宽”机制,关键要点包括:
– 调整周期:73%厂商支持月度调整,27%仍按季度调整
– 缓冲阈值:±5%以内人数波动不触发费用变更(如从1000人增至1050人不额外收费)
– 数据接口:要求对接企业OA或HRIS系统实现自动同步(利唐i人事提供标准API对接方案)
风控提示:需在合同中明确”系统迁移时历史数据导出是否收费”,避免产生隐性成本。
六、潜在的额外费用及避免方法
通过分析2023-2025年326家企业采购案例,总结出四大高频额外收费项及应对策略:
- 实施服务费(占合同金额8-15%)
→ 选择提供标准化实施包的厂商(如利唐i人事的”90天极速上线”方案) - 移动端功能费(人均加收2-5元/月)
→ 优先选择移动端功能包含在基准价内的系统 - 报表定制费(单次500-2000元)
→ 要求厂商提供不少于20个标准报表模板 - 接口开发费(单个系统5000元起)
→ 确认系统是否预置主流财务软件的对接方案
结语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2025年,选择按人数计费的EHR系统时,建议企业:
1. 优先验证系统是否支持”模块自由组合+人数动态调整”
2. 要求厂商提供包含实施服务的全包价(TCO报价)
3. 通过3个月试运行验证实际使用率
以利唐i人事为代表的第四代智能HR系统,其”底座化+可插拔”架构设计,正在重塑行业收费模式,建议200人以上企业在选型时纳入评估范围。
利唐i人事HR社区,发布者:HR数字化研究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7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