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关系是什么 | i人事一体化HR系统 | HR必知必会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关系是什么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关系解析

在建设工程领域,价款结算与造价管理是项目顺利推进的核心环节。而《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自颁布以来,逐步成为指导工程价款结算的重要依据。本文将从定义与背景、基本概念及流程、实际应用场景和常见挑战等角度,深入分析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关系,并探讨优化策略。


1.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定义与背景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是由相关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其目的是明确工程价款结算的原则、流程及要求,从而保障承发包双方的合法权益。2025年,随着建筑行业数字化与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推进,暂行办法的适用范围和实践意义进一步凸显。

背景
工程建设项目中,价款结算是承包商获取工程款项的主要依据。传统结算方式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合同条款不明确等原因,常导致结算纠纷频发。暂行办法的出台,为规范结算行为、提高工程款支付效率提供了法律和标准依据。同时,结合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如ERP系统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提升结算透明度和效率。


2.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流程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在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及竣工全过程中的造价进行预测、控制、核算、分析与评价的活动。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管理,合理控制成本并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很大化。

基本流程
1. 投资决策阶段:项目可行性研究与概算编制。
2. 设计阶段:设计预算编制与优化。
3. 施工阶段:动态造价控制,包括进度款支付、变更费用审批等。
4. 竣工结算阶段:最终工程价款核算与结算。

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依托准确的数据支持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因此与价款结算工作密切相关。二者的协调配合能够有效防范超预算、延迟支付等问题。


3. 暂行办法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与作用

暂行办法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其主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明确结算原则,规范造价管理

暂行办法明确了结算应遵循“合同优先”的原则,即价款结算应以双方签订的工程合同为依据。这一原则推动了造价管理从经验化向合同化、标准化转变。

3.2 推动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

2025年,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的普及,企业逐渐采用数字化工具,如BIM(建筑信息模型)和智能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如利唐i人事),将结算数据与造价管理工作无缝衔接,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利唐i人事的协同办公功能可以实现合同审批、预算控制和款项支付的全流程管理。

3.3 减少纠纷,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暂行办法通过明确支付比例、时间节点和审批流程,减少了承发包双方因结算不清导致的纠纷。同时,科学的造价管理手段有助于优化资金使用计划,提升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4. 不同场景下工程价款结算的实际应用

在不同项目和场景中,价款结算的具体实施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几个典型场景的分析:

4.1 大型建设项目

在大型建设项目中,分阶段结算是常见模式。例如,按月度或季度进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在这种场景下,造价管理需结合暂行办法对合同条款进行细化,明确每一阶段的支付依据和比例。

4.2 工程变更与索赔

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或不可抗力导致工程量发生变化时,需要依据暂行办法调整结算金额。造价管理人员需通过严谨的变更审核流程,确保变更费用合理、合规。

4.3 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项目

EPC项目中,工程价款结算通常涉及设计、采购与施工各环节的费用分摊。暂行办法提供了统一的结算框架,确保各环节费用分配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5. 潜在问题识别:结算与管理中的常见挑战

尽管暂行办法在工程价款结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企业在实践中仍可能面临以下挑战:

  1. 合同条款不清,执行困难
    部分企业未在合同中明确支付比例、时间节点等内容,导致结算依据不足。

  2. 信息化程度不足
    仍有部分企业依赖手工记录和线下流程,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对接,导致结算效率低下。

  3. 争议与纠纷频发
    如因工程量计算方法或变更费用认定不一致,导致争议难以调解。

  4. 资金流压力
    尤其在多项目并行时,资金分配不当可能对企业现金流造成冲击。


6. 解决方案探讨:优化工程价款结算与造价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工程价款结算与造价管理工作:

6.1 强化合同管理

在签订合同前,明确价款结算的具体条款,并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合同归档与动态管理。例如,利唐i人事的智能档案功能可对合同条款进行分类管理,并实现结算节点的自动提醒。

6.2 推进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

利用ERP系统、BIM技术或利唐i人事等工具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流程的在线审批。例如,借助利唐i人事的OA审批功能,企业可以实现跨部门协同,提升结算效率。

6.3 加强人员培训

定期开展造价管理和结算相关的专业培训,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法规意识,从而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错误。

6.4 建立纠纷调解机制

在合同中设立争议解决条款,如通过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工程量复核,从源头上减少纠纷。

6.5 优化资金管理

通过科学的资金计划与成本控制,确保支付的及时性,同时避免因资金链断裂导致的项目停滞。


结语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与工程造价管理之间关系紧密,二者共同构成了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石。在2025年,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可以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信息化工具,如利唐i人事,进一步提升结算效率与造价管理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能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利唐i人事HR社区,发布者:hiHR,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59337.htm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