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
工伤认定后三个“一次性赔偿”到底谁买单?HR必懂的5个知识点
一、当公司未主动申报工伤,法律程序如何启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用人单位未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统筹地区社会…
-
今年你身边人跳槽的多么?HR如何用数字化工具应对人才流失潮
一、2023年跳槽潮背后的三大推力智联招聘《2023春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显示,49.3%的职场人春节后开始更新简历,较去年同期上升12.6%。这种集体行为背后隐藏着结构性变化:1…
-
从离职争议看HR数字化转型:如何用系统规避98%的用工风险
一、争议案件揭示的离职管理漏洞李某案件的争议焦点集中在离职程序与劳动关系解除时间的认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本…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改革后 企业HR如何做好人才发展新规划?
2021年人社部全面推行第三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以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已发生重大变革。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超5000万本,其中企业…
-
劳动合同补签难题破解:HR如何规避法律风险并重建管理体系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缺失引发的法律风险长期困扰着企业。近期某制造企业HR披露:新员工入职时发现前任员工合同缺失,员工声称”可能签过但记不清年限”,这种…
-
背景调查暴露管理漏洞?三招破解候选人信息真实性难题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背景调查已成为企业人才引进的关键防线。某科技企业在使用第三方背调服务时遭遇的典型案例极具警示价值:候选人现公司背调时间反复变更、前雇主联系人使用本人实名号码…
-
HR必读|异地签约全流程解析:邮寄传真VS电子签约 哪种方式更合规高效?
对于全国布局的集团型企业而言,异地员工劳动合同签署始终是HR管理痛点。根据人社部2023年数据显示,超67%的劳动争议案件涉及签约流程瑕疵。本文将从法律效力和实操维度,系统解析三种…
-
用数字化工具重构岗位说明书:HR避开这3个坑,绩效考核成功率翻倍
最近遇到个有趣的场景:行政部王经理拿着新做的岗位说明书找我诉苦:”花了两个月访谈记录,整理出38份文档。结果员工都说’这根本不是我干的活’,考核…
-
试用期员工四天离职?三个HR管理漏洞正在吞噬企业竞争力
当26岁的求职者李晴(化名)第四次收拾工位时,人事档案里已经累积了三次试用期离职记录。最近一次深圳某企业的经历尤其典型:入职首日热情接待,第四天遭遇部门联合劝退,离职面谈中双方对&…
-
从”拜师仪式”到落地见效:数字化时代如何重构企业师徒制
某制造企业曾投入大量精力推行”师带徒”制度,却在季度评估中发现:35%的师徒组合存在沟通障碍,28%的徒弟认为学习进度不符合预期。这个数据背后,折射出传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