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说”发最低工资缴社保”存在重大风险?
1.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最低工资发放陷阱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内容需协商一致。单方面降低薪酬可能被认定为”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
社保缴纳的法律悖论
若保持劳动关系却无实际用工,可能被认定为”挂靠参保”。广东省2021年社保稽核案例显示,某企业因此被追缴社保费用并处罚款23.6万元。 -
经济账未必划算
以上海2023年为例:
最低工资2690元/月×12个月=32280元/年
社保企业部分约1800元/月×12=21600元/年
人均年支出超5万元,比法定经济补偿可能更高
二、5种合法合规的优化方案
(一)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操作要点:
1. 经济补偿按N+1计算(N为工作年限)
2. 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
3. 协议需明确放弃仲裁权利
优势:一次性解决用工关系,避免后续纠纷
(二)提前办理退休
适用条件:
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男55/女50)
缴费年限满15年
操作流程:
1. 签订内部退养协议
2. 发放生活费(不低于最低工资70%)
3. 继续缴纳社保至退休年龄
(三)调整用工方式
1. 转为劳务协议:适用于有特殊技能人员
2. 项目制合作:按成果支付报酬
3. 非全日制用工:每日不超4小时,每周不超24小时
(四)经济性裁员
法定程序:
1. 提前30日向工会说明情况
2. 制定裁员方案报劳动行政部门
3. 优先留用条款处理
4. 支付N倍经济补偿
(五)特殊工时制转化
对接近退休人员可协商:
1. 缩短工作时长(每日4-6小时)
2. 弹性工作地点
3. 阶段性休假
三、风险防控的3道防火墙
1. 文件留痕体系
– 绩效考核记录
– 制度公示证明
– 协商过程录像
-
补偿金计算模板
经济补偿=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
注:月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数额支付 -
应急预案准备
-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 法律援助通道
- 心理疏导机制
四、人性化操作的4个创新实践
1. 退休过渡津贴计划:按月发放原工资30%-50%
2. 职业转型培训:提供再就业技能培训补贴
3. 荣誉顾问制度:发放顾问聘书+象征性津贴
4. 弹性福利兑换:未休年假折现+商业保险延续
利唐i人事HR社区,发布者:hr_qa,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8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