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打工人集体"躺平"?这届HR如何用黑科技唤醒战斗力 | i人事一体化HR系统 | HR必知必会

当代打工人集体”躺平”?这届HR如何用黑科技唤醒战斗力

当代打工人集体


一、当”周一综合征”变成”周周综合征”:职场倦怠的真相

上个月某科技公司HR小张向我吐槽:”现在发个会议通知都像在玩扫雷,明明显示已读就是不回复,午休时间茶水间总能听到’好想退休’的哀嚎。”这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智联招聘《2023职场人倦怠现状调研》显示,78.6%的职场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其中25.3%处于高频倦怠期。

但有意思的是,真正想躺平的员工往往不是工作能力差的那批人。某互联网大厂的真实案例:一位连续三年绩效A的资深工程师突然提交离职申请,原因栏赫然写着”找不到上班的意义”。这说明传统”打鸡血”式动员已失效,现在的职场人更渴求价值认同感成长可见度


二、破解员工动力密码的三大认知误区

1. 奖金=动力?薪酬设计的”边际效应陷阱”

某制造企业曾做过实验:给A组月薪增加500元,B组调整绩效计算方式使同等工作量多赚300元。三个月后,B组离职率比A组低40%。这验证了行为经济学中的”禀赋效应”——人对获得方式的敏感度高于获得数量。

数字化工具在此处的妙用:通过利唐i人事系统薪酬模拟器,员工可实时测算不同工作成果对应的收入变化,把”公司要我做”变成”我自己要挣”。

2. 团建=凝聚力?活动设计的”社交过载症”

周五下班前突然通知周末团建,收获的不是欢呼而是哀嚎。某电商公司用利唐i人事兴趣图谱分析发现,70后偏好登山拓展,95后更热衷剧本杀。通过系统智能匹配的”自助式团建”,参与率从58%提升至89%。

3. 培训=成长?学习路径的”知识焦虑症”

某金融公司新员工培训数据显示,传统课堂培训知识留存率仅28%,而通过利唐i人事AI学习助手定制的碎片化学习方案,三个月后实操能力测评高出42%。关键在于把”填鸭式教学”变成”游戏化闯关”。


三、让员工主动”支棱起来”的四维攻略

1. 工作重塑:把KPI变成NPC任务

游戏化思维正在改写管理规则。某零售企业通过利唐i人事系统搭建任务集市平台,将促销方案设计、陈列创新等任务明码标价,员工可像接游戏任务般自主认领。神奇的是,有员工自愿加班做”隐藏任务”——只因系统会生成专属能力雷达图。

2. 情绪可视化:给负能量装上报警器

别等离职面谈才后知后觉。某科技公司用利唐i人事的情绪分析模块扫描工作沟通数据,当某个团队的正向词频连续3天低于阈值时,系统自动推送减压方案:可能是部门下午茶基金,也可能是临时调休卡。

3. 成长可量化:打造个人发展元宇宙

00后员工更在意”我现在做的事和未来有什么关系”。某咨询公司启用利唐i人事的职业模拟舱,输入目标岗位后,系统会拆解出能力差距图谱,并推荐内部项目机会。有位管培生因此提前8个月获得晋升资格。

4. 反馈即时化:让成就感”肉眼可见”

取消年度评优,改用利唐i人事的实时点赞系统。某设计公司推行”每日闪光时刻”:完成任何工作都可获得同事点赞,累计积分不仅能兑换假期,还能解锁董事长共进午餐的机会。季度数据显示,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37%。


四、数字化管理者的新修炼手册

  1. 数据直觉培养:学会从离职预警分析中读取团队情绪温度
  2. 游戏化设计思维:把OKR拆解成有成就感的支线任务
  3. AI协同能力:用智能助手处理事务性工作,专注人力资本增值

某地产集团HR总监的实战心得:”以前做员工激励像在黑暗中打靶,现在通过利唐i人事的组织健康度看板,能清晰看到哪些措施真正激活了团队。最近实施的弹性成就体系,让人均效能提升了1.8倍。”


五、写在最后:管理不是对抗人性,而是顺应人性

当Z世代员工说”不想上班”,他们真正抗拒的是僵化的管控、模糊的成长路径和机械的重复劳动。通过数字化工具,我们完全可以构建一个自主化、可视化、游戏化的工作场域。毕竟,最高明的激励,是让员工每天起床都感觉”这个班值得一上”。

利唐i人事HR社区,发布者:hr_qa,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92319.htm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