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焦点:工伤保险缺失是否构成”未依法缴纳社保”?
杨宗宝案件的核心争议点在于:用人单位缴纳了养老、医疗、生育、失业保险,唯独未缴纳工伤保险,是否构成《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形?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33条明确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这意味着工伤保险属于法定强制险种。用人单位即使缴纳了其他四险,仍属于未完全履行法定义务。
二、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解析
1.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38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第47条明确: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
计算细节
杨宗宝2008年7月至2018年7月的工作年限正好满10年,前12个月平均工资5582元,计算公式为:
5582元/月 × 10个月 = 55,820元 -
常见误区
(1)”部分缴纳不算违法”:五险属于法定捆绑缴纳义务,缺一即构成违法
(2)”年限分段计算”:2008年后入职的劳动者,工作年限需全额计算
(3)”基数打折”:应以解除合同前12个月实发工资为计算基数
三、法院判决结果预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0)行他字第10号司法解释:”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手续且不能补办的,应当赔偿工伤保险待遇损失”。结合本案情况:
- 未缴工伤保险构成违法事实
- 劳动者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需支付10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故正确答案应为B选项(55,820元)
四、给HR的3个实务建议
1. 社保合规核查表
建议每季度制作《社保缴纳情况核查清单》,包含:
– 参保人员名单比对(对比工资表、考勤记录)
– 缴费基数复核(不低于当地最低基数,不高于300%封顶线)
– 五险同步核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缺一不可)
- 用工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三级预警机制: - 黄色预警:新入职员工30日内未参保
- 橙色预警:缴费基数低于实际工资80%
-
红色预警:存在漏缴险种或人员
-
争议应对流程图
当出现社保争议时:
第一步:5个工作日内完成事实核查
第二步:10日内完成补缴可行性分析
第三步:根据《社会保险法》第86条,及时补缴可减免滞纳金
第四步:确实无法补缴的,按法定标准准备赔偿金
五、延伸风险:工伤保险缺失的连带责任
除经济补偿金外,企业还可能面临:
1. 工伤待遇全额赔付风险(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
2. 行政部门2-3倍罚款(《社会保险法》第86条)
3. 影响企业信用评级(人社部《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
建议建立”社保合规双审制度”:人力资源部初审+法务部终审,确保每个用工环节的合法性。
利唐i人事HR社区,发布者:hr_qa,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8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