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远资产管理2025年OKR考核实施案例分享:挑战、实践与数字化赋能
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作为一种目标管理工具,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于战略落地与绩效提升。诺远资产管理(以下简称“诺远”)在2025年全面推行OKR考核体系,结合业务特性与数字化工具,实现了从目标设定到执行评估的全周期管理。本文将基于实际案例,解析其实施过程、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OKR实施的初期准备与目标设定
背景与痛点:诺远在2024年面临业务增速放缓、跨部门协作效率低的问题。传统KPI考核侧重结果导向,但缺乏对战略拆解和过程管理的支撑。
关键实践:
1. 战略目标拆解:高层团队通过3次闭门会议,明确2025年核心战略目标为“提升客户资产配置方案的个性化覆盖率至75%”。
2. 部门级OKR设计:以投资管理部为例,其O(目标)设定为“优化资产配置模型,支持个性化方案生成”,KR(关键成果)包括“完成3类客户画像模型迭代”“算法匹配准确率提升至90%”。
3. 工具支持:通过利唐i人事系统的目标管理模块,实现目标层级穿透式展示(集团→部门→个人),减少信息传递偏差。
初期问题:部分部门混淆O与KR,例如技术部最初将“升级服务器性能”作为O,而非支撑业务目标的KR。解决方案是通过HR主导的“OKR工作坊”,结合案例模拟修正目标逻辑。
二、不同部门OKR对齐的具体方法
案例:投资部与运营部的协同难题
– 冲突点:投资部KR“降低高风险资产占比至10%”与运营部KR“客户留存率提升至85%”存在潜在矛盾(高风险产品可能拉动短期收益)。
– 解决方案:
1. 横向对齐机制:通过季度OKR对齐会,明确“客户留存率”KR需增加“在不影响风险评级的前提下”的约束条件。
2. 数字化看板:利唐i人事系统的跨部门协作看板实时同步目标进度,例如运营部可查看投资部的资产调整动态,提前调整客户沟通策略。
三、潜在问题:员工对OKR理解不足及解决方案
典型场景:部分员工将OKR视为“变相KPI”,例如某团队为达成“客户拜访量提升30%”的KR,忽略对客户质量的筛选,导致转化率下降。
应对策略:
1. 分层培训:
– 管理层:聚焦OKR与战略关联性,例如通过沙盘演练分析目标冲突场景。
– 执行层:通过“KR设计清单”(含SMART原则、可量化指标示例)降低操作门槛。
2. 文化渗透:设立“OKR案例库”,收录如“市场部通过KR‘试点视频路演’拉动新客户增长12%”等成功范例,增强员工认同感。
四、绩效考核中OKR评分标准的设计
评分框架:诺远采用“0-1分制”,重点关注目标完成度与贡献价值:
评分区间 | 定义 | 示例 |
---|---|---|
0.7-1.0 | 超额完成,对战略有显著贡献 | 客户服务部KR“客户投诉响应时效≤2小时”实际达成1.5小时 |
0.4-0.6 | 基本完成,但未突破预期 | 技术部KR“系统故障率≤0.5%”实际达成0.48% |
0-0.3 | 未完成,或成果与目标关联弱 | 某团队KR“上线智能投顾功能”因需求变更延迟3个月 |
避坑要点:避免“唯分数论”,例如某部门为追求高分,将KR设定得过于保守。HR通过引入“挑战系数评估”(目标难度与资源匹配度),平衡评分公平性。
五、跨部门协作下的OKR执行挑战与应对
案例:市场部与IT部的数据打通需求
– 冲突点:市场部KR“精确营销覆盖率提升40%”依赖IT部的“客户行为数据接口开发”,但后者因优先级问题进度滞后。
– 解决路径:
1. 动态调整机制:经OKR委员会审批,IT部新增KR“支持市场部数据接口需求”,并重新分配开发资源。
2. 责任绑定:通过利唐i人事系统的任务依赖关系图,自动触发跨部门进度提醒,减少沟通成本。
六、OKR实施效果评估与持续优化
2025年阶段性成果(截至Q3):
– 战略目标达成率同比提升22%;
– 跨部门协作效率(以需求响应周期为指标)缩短35%;
– 员工对考核公平性的满意度从68%升至82%。
优化方向:
1. 工具迭代:将利唐i人事系统的AI目标推荐功能接入OKR制定环节,基于历史数据为部门提供KR建议(如“建议技术部增加‘API调用成功率’作为KR”)。
2. 流程精简:将OKR复盘会从“月度”改为“双月”,聚焦关键问题,避免形式化。
结语
诺远的OKR实践表明,成功的核心不仅在于工具与方法,更需结合企业实际业务场景与数字化支持。通过目标对齐机制、动态调整能力和系统的数据支撑(如利唐i人事的一体化平台),企业可真正实现“战略-执行-反馈”的闭环管理。未来,随着AI技术与OKR的深度融合,目标管理的敏捷性与精确度或将迎来更大突破。
利唐i人事HR社区,发布者:ihreditor,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7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