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撤销职务或免除职务? | i人事一体化HR系统 | HR必知必会

如何申请撤销职务或免除职务?

撤销职务和免除职务的区别

如何申请撤销职务或免除职务?全面指南

在企业管理中,职务的撤销或免除是一个敏感但必要的议题,无论是员工主动申请,还是企业出于战略调整的考虑,都会涉及一定流程、法律依据以及沟通技巧。本文将围绕申请撤销职务或免除职务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帮助企业与员工更好地应对这一复杂场景。


一、申请撤销职务的流程

在实际工作中,职务撤销可能是员工主动提出的需求,也可能是企业基于业务需要做出的调整。以下是一个标准化的流程,适用于多数企业:

  1. 明确撤销职务的原因和需求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对撤销职务的理由有清晰陈述。例如,个人可能因为健康问题、职业规划调整或工作压力过大而申请撤职;企业则可能因组织架构调整、绩效不达标或岗位调整等原因提出撤销。

  2. 提交正式书面申请
    如果是员工主动申请撤销职务,需提交一份内容清晰、语气正式的书面申请,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3. 个人信息(姓名、职位、部门)
  4. 申请撤销职务的原因
  5. 希望的撤职时间节点
  6. 对岗位交接的初步计划

  7. 内部审批流程
    企业通常有一套内部的审批机制,可能涉及直属上级、人力资源部门以及最终决策者(如总经理或董事会)的审查。在这一过程中,HR需要确保流程合规,同时协调各方意见。

  8. 交接与公告
    一旦决策通过,HR需要制定交接计划,明确工作任务的移交时间及责任人,并通过正式的企业公告或会议告知相关利益方。

推荐工具:为了规范和高效处理职务变更流程,HR可借助一体化人事软件如【利唐i人事】进行流程审批、公告发布以及档案更新等工作。该系统支持OA审批、智能档案管理等功能,能够确保撤职流程透明高效。


二、免除职务的法律依据

当企业需要免除某人职务时,必须基于合法合规的依据,以避免潜在的劳动纠纷。从2025年的很新劳动法律法规来看,以下是常见的法律依据:

  1. 绩效不达标
    根据《劳动法》,如果员工长期未达到岗位绩效要求,企业可以通过绩效考核记录证明其不适合担任现职,但需给予适当的改进机会。

  2. 岗位调整或冗余
    企业因经营或组织架构调整取消某些岗位,是合法的职务免除理由,但需提供充分的证据说明调整的必要性。

  3. 违反企业规章制度
    如果员工存在严重违纪行为,如泄露机密、滥用职权等,企业有权依据内规免除其职务,但需确保规章制度已合法备案并告知全体员工。

注意:无论何种原因,企业在免除职务时都需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尤其是涉及高管或特殊岗位的职务免除,需提前与法律顾问沟通,确保程序合法。


三、不同场景下的申请策略

撤销职务或免除职务的具体策略因场景不同而异。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场景及对应的处理建议:

  1. 员工主动申请撤职
  2. 建议:明确自己的需求,同时预留充分的交接时间,避免因突然离职影响团队运转。
  3. 案例:某项目经理因职业规划调整申请撤职,他首先与直属上级沟通获取支持,随后提交书面申请,最终在HR的协调下完成了平稳过渡。

  4. 企业因绩效问题免职

  5. 建议:进行多轮绩效评估,并提供改进机会,避免被质疑存在偏见。
  6. 案例:某企业通过连续三次绩效考核证明员工A不适合担任团队主管,并在免除其职务后为其提供了其他岗位选择。

  7. 组织调整导致职务变更

  8. 建议:提前与员工沟通,说明调整的必要性,并提供合理的补偿或其他发展机会。
  9. 案例:某跨国企业因部门合并取消了区域经理职务,但为原职人员提供了总部调岗的机会。

四、潜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申请撤销职务或免除职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 员工情绪化反应
  2. 应对措施:HR应保持专业态度,尽量通过一对一沟通安抚员工情绪,同时提供心理支持或职业指导。

  3. 法律风险

  4. 应对措施:严格按照劳动法规操作,避免因程序瑕疵导致仲裁或诉讼问题。

  5. 团队稳定性受影响

  6. 应对措施:在做出职务调整后,及时向团队说明决策背景,并提振士气,避免内部消极情绪蔓延。

五、与上级和HR沟通技巧

不论是主动申请撤职,还是应对企业免职决策,沟通是关键。在此分享几点与上级及HR沟通的技巧:

  1. 提前预约正式会谈
    不要贸然在非正式场合提出撤职或免职议题,建议通过邮件预约正式会谈,以显示专业性。

  2. 准备充分的理由和建议
    在会谈中,围绕事实陈述问题,避免情绪化表达,同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例如交接计划或推荐继任者。

  3. 倾听并尊重对方意见
    沟通是双向的,尤其当上级或HR提出反对意见时,要耐心倾听并尝试寻找折中方案。


六、后续职业发展规划

撤职或免职后,员工的职业发展往往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提前做好规划至关重要:

  1. 明确自身职业目标
    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职业兴趣,确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2. 提升专业能力
    如果是因能力不足导致的职务变动,应主动参加培训或进修,例如通过企业内部培训课程提升技能。

  3. 寻求职业转型机会
    利用企业的内部调岗机会或外部资源,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职业方向。

推荐工具:利唐i人事】的人才发展模块能够为员工提供职业规划建议及培训资源,帮助其在职务变更后快速适应新环境。


结语

职务撤销或免除是企业管理中的正常现象,但其操作过程需要谨慎对待。无论是员工主动申请,还是企业基于调整需要免职,都需要遵循合规流程、妥善沟通并做好后续规划。希望本文的建议能够为您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您在复杂职场情境中做出明智决策!

利唐i人事HR社区,发布者:HR_learner,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1228295.htm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