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缴着五险却”零工资”?HR必看的社保生存指南

单位缴着五险却

“小王啊,公司给你缴着五险呢,这个月工资条显示0元很正常啊。”看着新员工困惑的眼神,HR张姐第18次咽下那句”老板说最近现金流紧张”。这样的对话在茶水间反复上演,但你知道吗?这种看似双赢的”默契操作”,正在给企业和员工埋下深水炸弹。

先说结论:单位缴纳五险没有实际工资,就像在银行存钱却写错户名——账户余额看着漂亮,真要取钱时才发现都是别人的。根据2023年社保新规,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当工资基数为0时,这个计算公式就会变成数学老师的噩梦。

举个栗子:如果隔壁老王月薪8000正常缴费,退休后每月能领4000;而同公司的工具人小张每月”零工资”按最低基数缴费,可能只能拿到2500。这中间的差额,够买多少斤排骨汤补身子?

更扎心的是医保待遇。某市医保局明确要求连续正常缴费满6个月才能享受住院报销。如果单位玩”零工资+最低基数”的骚操作,员工生病时可能遭遇”账户有钱却刷不出”的社死现场——毕竟系统识别的是缴费基数,不是公司承诺的”我们缴着呢”。

这时候可能有老板要拍桌子:”我这是合理避税!”先别急着鼓掌,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保机构可以查询存款账户,甚至申请法院扣押财产。去年某电商公司就因为类似操作,被追缴社保差额+滞纳金直接破产重组。

作为新时代HR,如何在老板的省钱大计和员工的养老保障之间走钢丝?利唐i人事系统自带的”社保智能管家”功能就是你的救命稻草。它能自动抓取工资数据生成合规缴费方案,实时预警社保基数偏差,还能一键生成18种风险报告。就像给企业社保账户装了智能保险箱,既防住老板的突发奇想,又守住员工的养老钱袋子。

更妙的是,系统内置的”社保成本模拟器”能让老板们直观看到:按最低基数缴费省下的三瓜俩枣,在员工仲裁时可能变成雪崩式的赔偿。某制造企业使用这个功能后,主动把缴费基数上调了20%,员工流失率直接腰斩——这波操作,可比团建喊口号实在多了。

所以各位HR同仁,别让”零工资缴社保”成为企业发展的定时炸弹。记住:合规不是成本,而是最划算的风险投资。用利唐i人事系统做好社保管理,既是对员工负责,更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买份”养老保险”。毕竟等咱们退休时,可不想对着养老金账单唱”凉凉”。

利唐i人事HR社区,发布者:hr_qa,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80836.htm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