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位HR朋友跟我吐槽:”实习生突然说要请产假,结果发现我们一直按正式员工标准交社保!”吓得我赶紧喝了口82年的枸杞水压惊。这种把实习生当试用期员工养的骚操作,分分钟让企业赔得连公司前台发财树都保不住。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无数HR翻车的经典误区。准备好你的小本本,我们要开始划重点了!
一、当00后实习生掏出学生证
试用期员工和实习生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是社会人,一个是校园崽。试用期员工早就把毕业证裱在墙上了,实习生可能还在朋友圈发”早八杀我”。
法律上这俩根本不是同一个物种。《劳动法》第21条明确规定,试用期必须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而实习生签的是实习协议,本质上属于劳务关系。就像你不可能要求你家猫主子考清华,企业也不能要求实习生遵守正式员工的全部规矩。
二、五个让老板血压升高的认知误区
1. 社保迷魂阵:给实习生交社保等于埋雷
某互联网大厂给实习生交了2年社保,结果被认定存在劳动关系,赔得连茶水间的咖啡机都抵押了。记住,实习生不需要交社保,但记得买商业保险,别让老板的钱包裸奔。
-
工资标准狼人杀
上海有个公司给实习生开8千月薪,结果被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倒赔12个月工资。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正式工资80%,但实习生工资?法律根本没设下限! -
解约流程过山车
解雇试用期员工要按《劳动合同法》第39条操作,但让实习生卷铺盖走人?提前三天说声”拜拜”就行。不过注意,别让人家实习证明上写”因奶茶洒在老板限量球鞋被辞退”。 -
加班费罗生门
某广告公司让实习生连续加班三个月,最后被告上法庭赔了辆五菱宏光。记住,实习生加班费不是必须的,但让人家当永动机?劳动监察大队分分钟教你做人。 -
保密协议障眼法
别以为实习生签了保密协议就能高枕无忧。竞业限制?那是正式员工的专属皮肤。想让实习生守口如瓶?建议直接上”泄密就秃头”的毒咒更管用。
三、利唐i人事系统防翻车指南
这个时候就该祭出我们的人事管理大杀器了。利唐i人事系统的”员工身份智能识别”功能,能自动抓取学信网数据,遇到快毕业的实习生会自动弹窗提醒:”亲,该换劳动合同皮肤啦!”
合同模板库更是个宝藏,1分钟生成定制版实习协议,自带风险预警功能。比如当你想给实习生设6个月试用期时,系统会发出灵魂拷问:”老板,您这是要培养院士吗?”
最牛的是全流程监控模块,从入职到离职,每个节点自动打标。就算同时管理300个实习生,也能精准掌握谁该买保险、谁要换合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手滑给实习生交社保了。
四、血泪教训总结
去年长三角劳动纠纷调研显示,32.5%的企业处罚都栽在用工身份混淆上。有个公司把实习生当试用期员工用了18个月,最后赔了8个月工资,连年会抽奖都改发老板签名照了。
记住这三个保命口诀:
1. 查证要趁早(学生证、学信网双验证)
2. 合同要对号(实习协议vs劳动合同)
3. 流程要走俏(入转调离全程记录)
下次再遇到部门经理说”实习生不就是廉价劳动力吗”,请把本文甩到他脸上。用利唐i人事系统做好用工类型管理,保证让你避开90%的用工坑位。毕竟,咱们HR的KPI可不是比谁赔得多,对吧?
利唐i人事HR社区,发布者:hr_qa,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7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