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如何规定试用期薪资包含绩效

试用期薪资包含绩效吗

试用期薪资绩效管理合规指南(2025年很新解析)

一、试用期薪资的法律定义与构成要求

根据《劳动合同法2024修订版》第十九条,试用期薪资须同时满足两项法定要求:
1. 包含完整工资结构:若企业与员工约定薪资包含”固定工资+绩效工资”,试用期薪资必须按同等结构发放,不得剔除绩效部分
2. 很低比例限制: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正式工资的80%或企业所在地很低工资标准的110%(两者取高值)
典型案例:2025年杭州某互联网企业因试用期仅发放固定工资(占合同约定总薪资的70%),被法院判决补发差额并支付赔偿金

二、绩效工资在试用期的适用规则

企业在试用期设置绩效工资需注意三个法律要点:
1. 约定前置原则:须在劳动合同或补充协议中明确绩效占比、考核标准、发放条件
2. 考核可行性:2025年很高人民法院第32号指导案例明确,试用期绩效目标应具备可达成性(新员工3个月内可掌握工作技能为前提)
3. 风险防控机制:建议通过利唐i人事系统固化绩效管理流程,自动留存目标设定、过程沟通、结果确认的全链条证据

三、薪资比例与结构设计要点

地区 试用期工资很低比例 绩效占比限制(试用期)
上海 正式工资85% ≤总薪资30%
深圳 正式工资85% 需全额发放
北京 正式工资80% ≤总薪资40%
注:2025年长三角地区试点新规,要求试用期绩效工资占比超过25%需报备劳动部门

四、绩效考核的合规实施框架

构建合法考核体系需完成三个法律动作:
1. 标准公示:入职7日内完成考核制度告知(建议通过利唐i人事电子签系统完成签收)
2. 过程留痕:每周记录工作成果,使用系统内置的实时反馈功能留存沟通记录
3. 结果确认:考核结束3日内完成结果告知,保留员工确认凭证

实操建议:某跨国制造企业采用”阶梯式考核法”,将3个月试用期拆解为6个考核节点,每个节点设置可量化的阶段目标,有效降低法律风险

五、高频纠纷场景应对策略

场景1:以”未达标”扣除全部绩效
– 合规做法: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2025修订版,扣除金额不得超过当月绩效工资的50%

场景2:离职时追溯扣除绩效
– 应对方案:参照2025年江苏高院劳动争议白皮书,离职前未结算的绩效工资应在离职手续完成前核算支付

场景3:绩效目标频繁变更
– 风控要点:每次变更需签订补充协议,通过系统存证变更过程(建议采用区块链存证功能)

六、跨地区用工特别注意事项

2025年起施行的《跨区域用工管理暂行办法》要求:
1. 集团型企业需在属地化系统中配置差异化规则(如利唐i人事国际版支持57个国家/地区的合规设置)
2. 跨境用工时,试用期薪资需同时满足员工工作地、合同签订地、企业注册地中很高标准
3. 绩效工资发放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欧盟地区强制要求周薪制企业需按周结算)

结语:随着2025年电子证据司法认定规则的完善,建议企业通过数字化系统构建合规管理闭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利唐i人事)不仅能实现自动化的法規校验,其内置的2000+场景合规模型更能有效防控用工风险,建议在制度设计阶段即引入专业系统支撑。

利唐i人事HR社区,发布者:hiHR,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78003.html

(0)